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栏目分类
感悟分享
·我的分享
·个人日记
·我的忏悔
·传统文化论坛
问题交流
·综合问题
·家庭生活
·教育子女
·传统文化论坛
·经典教育学习
在线留言
  了凡四训学习报告 返回上一页
 huang 分类:传统文化论坛  2014/10/19
《了凡四训》 学习报告 一时教人以口,百世教人以书。“家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留给我们的 一笔珍贵文化遗产。它对教育后代子孙,警示后人,提高全民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 用。 《了凡四训》作为“家训”之佳品,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方面,具体讲述了凡先生成功改造 命运的宝贵经验,并教戒后代子孙该如何立身安命、修身齐家。可谓句句良言,字字千金。虽时隔五百 余年,现今细细品来,仍让人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受益无穷。 第一篇「立命之學」-深信因果 所謂「立命」,就是明瞭創命的理論,從中建立改造命運的信心,自我創造命運,而不受命運束縛, 在「解行」裡面屬於解門。而深信因果,就是立命的大前提。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報。 改造命運首先要對因果報應的道理,深深地相信,並且沒有一絲亳的懷疑,才能把命運立於不敗之地, 福報才能生生世世延續不斷。能夠深信因緣果報後,繼而就要懂得求福的法則。從根本的原理來講,世 出世間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如六祖所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 通」。這句說話最重要的,就是「從心而覓」。為什麼要從心而覓?正因為「萬法唯心」,所以不論是 身外的功名富貴,或是心內的道德仁義,內求、外求,都要從內心而求。從外面求不一定求得到,縱然 求得到也是命中注定的,因為外面的全是「定數」,而心地卻是個「變數」。 “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每遇逆境便怨天尤人。学佛后,有幸拜读了净公老和尚的《了凡四训》讲记,才 大梦方醒,始知命运原来是可以改造的。 “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今天再次恭听老和尚的 《了凡四训》讲座,对立命之学的体悟进一步加深,我们一生的穷通富贵,是由自己过去世或现生造作 的善与不善业所决定的,即佛家讲的因果。我们动一善念,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果报是福 ;动一恶念,利益自己,果报是凶。人一生的吉凶祸福,是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果报。因此我们 无论遭遇怎样的逆境,都要反求诸己,决不能怨天尤人。要懂得福不是老天所赐,而是要自己去求。“ 凡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改造命运一定要如里如法,要从真心本性里去求,若不反躬内省,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 之有命,内外双失。因此我们觉悟之后,绝不能再造恶。要念念为别人、为社会、为众生,不再为自己 。从改正和对治自己的过失与烦恼习气入手,将自己的种种过失尽情改刷,“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 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要力行善事,多积阴德,充实自己之德行。“远思扬祖 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第二篇「改過之法」-諸惡莫作 當我們決心要立命,就要知道改過。所謂「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知過能改是世間最大的善行。 佛在《無量壽經》上說:「假若共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就是勇於改過自新,能夠 改過的人就是上善之人。改過要做到諸惡莫作,這就是四正勤裡的「巳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怎樣 能做到諸惡莫作呢?了凡先生提到了六想(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 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六思(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 己之邪)。自己要时常反省,对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积极健康的念头,还是充满了私欲、愤怒、愚痴 的念头。 自己“因循不改过”,学习时间长,但是过不改,没有一丝毫进步,为此,感到十分的汗颜。 改过当发“三心”,从“三处”下手“改过”应该发三种心,“耻心、畏心、勇心”。 耻心就是自己要明白是非善恶,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千万不能认假为真、认耻为荣,把损人利 己当做光荣,把自私自利当做成就,把不道德以为道德。 畏心就是敬畏之心,因果难逃,一念不正,必有恶果。想想都害怕,但是自己被财色所迷,无拘无 束,毫无敬畏之心。 勇心就是要有勇猛之心,发现错误一刀两断,毫不留情,不让再犯。自己勇气不足,唯唯诺诺,应 该对自己狠一点,自己太爱惜自己了,导致错误百出。从“三处”下手:事上、理上和心上。 事上是指从具体的事情上进行改正;理上是指先明白道理,然后自己再去改;心上是指从起心动念 而改,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起邪见妄念才是关键。心上改彻底,但是比较难,事上改容易,但是容易动 摇,根在于起心动念,从念头上断绝,才能彻底的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改过是积 善的先决条件,如果不改过,或改得不彻底,虽然修善,但善里夹杂着恶,功德就不显著,因而命运就 不会有大的转变。 改过一定要“三心圆发”。第一要发耻心。知耻近乎勇,“耻”字对人太重要了。得之则圣贤,失 之则禽兽。知耻是改过的先决条件。二要发畏心。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常思“天地在上 ,鬼神难欺”。常思做事如心存侥幸,一旦被人看破,一文不值。常思如不及时改过,一息不存,欲改 无由,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欲出无期。三要发勇心,我们身为业障凡夫,日用 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因此必须奋然振作,“小者如芒刺在肉, 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 弟子细细想来,自己改过之所以功夫不得利,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圆发三心”。一是缺乏耻心,有 时明知不对,但见别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随波逐流,而且傲然无愧,不以为耻。二是缺乏畏心,做事 总是心存侥幸,自以为聪明,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知因果报应循环不爽。三是缺乏勇心,因循退缩 ,得过且过,致使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虚度光阴。 改过有从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三种不同方式。其工夫不同,效验也不相同。上根人从心上改,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这是最上乘的改过之法。中根人须从理上改,未 禁其事,先明其理,其理既明,过将自止。下根人须从事上改,但这犹如寻枝摘叶,病根终在,东灭西 生,不是究竟改过之法。 弟子属中下根性,改过应“以上事而兼行下功”。 学习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受持《功过格》,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最终达到纯善无恶的标 准。 第三篇「積善之方」-眾善奉行 今生能夠把過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壞命也不會變得更壞。但是只是改過而不修善行 ,就不能改壞命成好命,想把好命生生世世延續,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改過之後就要懂得眾善奉行 。諸惡不作能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這樣才具備積善積德的資格。積善積德的原則就是四正勤的「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而修善最重要的是出於真誠心,這才是真善,有條件的善不是真善。 善有多种,行善有“十法” 善有多种,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 、有小;有难、有易。 善的表现是形式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有可能同样的行为、言语,但是不一样的发心 ,善恶都不一样。所以,善恶有时很难辨别。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只要是真心利益别人的,没有丝毫为 自己的念头,就是善的。当然,利益别人的数量、长远能够区分出善的大小,但是自己应牢记“勿以善 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是很小的善就不去做,而只等着做大善,这是错误的观念。 在行善方面,自己有点好高骛远,不从当下做起,不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做起,而是妄想做大善。做 大善要有大的德行跟智慧,自己有吗?所以,从小善做起,锻炼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自 己的福报,才能完成以后的“大善”。 自己还有一大毛病,就是间断。对善事没有勇气去做,或者做了之后半途而废,没有坚持。比如: 念佛,明知是善中之善,但是经常中断。经常被欲望和享乐的心所蒙蔽,而忘失帮助别人、利益别人的 心。这点毛病,自己要认真得改。 了凡先生教了十条行善的方法: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 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 、爱惜物命。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时常要以伦理道德因果来观察,来衡量自己做的事情的正确与否。也经常用 这十条来考察自己,是否是善的。纵观自己,恶多善少,德日少,过日多,应努力改过,广行善事。 所以諸佛菩薩,世間聖賢都是以真誠心來待人處事,他們沒想到自己,完全是利益他人,那是圓滿 的善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善是改造命运的重要手段。然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善,其实是在 造作罪业,枉费了自己的苦心,终究得不到真实利益。因此积善决不可徇耳目,要从心源隐微处,默默 洗涤。君子与小人就形迹看常易混淆。惟存心处善恶悬绝,截然相反。我们凡夫俗子凡情未涤,正眼未 开,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善恶。为此了凡先生教导我们,从八个方面进行判别。我们一定要深解意趣。 1、真假。利人者、根心者、无为而为者为真,利己者、袭迹者、有为而为者为假。 2、端曲。纯是济世、爱人、敬人之心为端;夹杂丝毫媚世、愤世、玩世之心即为曲。 3、阴阳。为善而人知之为阳善;人不知则为阴德。 4、是非。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 5、偏正。善为正,恶为偏。以善心而行恶事是正中偏。以恶心而行善事是偏中正。 6、半满。为善出自至诚为满,反之为半。不着相为满,着相为半。 7、大小。志在天下国家虽少而大。只顾自己虽多亦少。 8、难易。有能力而为者易,能力不足而为者难。 随缘济众,行善积德,种类繁多,了凡先生将其归纳为十类。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 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我们只要从这十个方面类 推,认真努力修学,善行自然就会以圆。 第四篇「謙德之效」 謙德之效是對全篇的總結。了凡先生特意把謙德提出來,可謂用心良苦。改變命運,除了需要改過、 積善之外,還必須堅定“滿招損謙受益”的信念,謙虛是“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 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說明了謙德之效的重要意義。了凡先生以自己的實踐證明:命運掌握在自 己的手裏,只要行善積德,就可受用無窮。我們的行為舉止謙卑與否,從為人做事是否得當、如法,是 否心平氣和。心不謙卑氣難平,惟有謙虛,才能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才能夠吸取長輩及別人的優點、 長處。時時以聖賢為榜樣,萬不可貢高我慢,要記得謙虛二字。這樣才能精進不懈怠,不疲不厭,法喜 充滿! “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易经》六十四卦,唯独“谦卦”六爻皆吉。由此可见谦虚的重要性。因而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 躁。要制止自己不正当的行为,虚心屈己。无论何时何处,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多迁就,多包容。这样 天地鬼神自然就会怜悯我们,加持我们,这才是真正的“受福之基”。 气势凌人,贡高我慢是不会有远大前途的,即便发达了,也不会长久。因为他度量太小。所以稍有见识 的人,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 相反,一个人如果谦虚好学,那些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自然都乐意教导、帮助、成就他,因而他会 “取善无穷”。谦虚对人实在太重要了。尤其是读书做学问的人,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勿以己之 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即命当荣显,常作落 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 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这样自然就会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训》可谓浓缩了儒家的精华,凝结了佛家的智慧,是儒与佛的完美结合。我们只要深解意 趣,将其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中,深信因果改过迁善,谦恭有礼虚怀若谷。就一定能够改造命运,“ 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 弟子:黄中建 敬上!
浏览(3034) 评论(0)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huang的其它分享:
· [个人日记] 《弟子規》與佛法的修學  2014/10/21 10:07:31 评论(0) 浏览(3626)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