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栏目分类
感悟分享
·我的分享
·个人日记
·我的忏悔
·传统文化论坛
问题交流
·综合问题
·家庭生活
·教育子女
·传统文化论坛
·经典教育学习
在线留言
  力行弟子规 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返回上一页
 赵德新 分类:我的分享  2011/5/22
力行弟子规 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我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拙嘴笨腮不会讲话,我刚刚学习传统文化,时间很短,学习不透,理解不深,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在这儿,我给乡亲们,讲个笑话,2009年夏天,有一个出租司机师傅,拉着三个台湾人到黄河岸边,他们要看看母亲河,要听听母亲河的流水声,没想到司机师傅见景生情,他大声痛苦,想起了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我得了重感冒,我妻子把一个鸡腿拿给我吃,她说:“你这几天身体很虚,吃个鸡腿补一补吧”我把鸡腿刚放到嘴里,只听啪的一声,我儿子打了他妈妈一巴掌,他说:‘这鸡腿是我的!’因为他每天吃一个鸡腿,他认为鸡腿只能他自己吃。”这件事足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曾记得小时候吃饭前,妈妈总是先让我去叫爷爷,爷爷不到不开饭。这就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孔融四岁的时候,分梨子给大家吃,他首先把最大的给爷爷奶奶,其次是父母、哥哥、姐姐,最后剩最小的自己吃。这就是弟子规所说的: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也就是五伦中的“兄道弟恭”、“长幼有序”。
有一个初中生,每天儿子放学前,父母先凉好一杯水,让儿子进门喝上可口的水,这天儿子提前十几分钟放学,只见他风风火火跑进家门,端起水来就是一大口,可是,这水还没有晾凉,被水烫了嘴,谁也没想到,他跟他妈妈说:“你想烫死我呀!”端着水就朝妈妈的脸泼去,妈妈的脸上顿时烫出了水泡……
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养子女不会教育,教育不好也等于无后,不但对人类无功反而有罪!
“至要莫若教子”近百年来,我们放弃了古圣先贤的传统经典教育,对我们的老祖宗不崇拜、不恭敬,尊师敬长意识淡薄,对圣人的思想智慧失去了信心,崇洋迷外意识上升,深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家庭教育伦常乖踹,人人以我为中心,贪欲自私,忠孝意识淡薄,金钱挂帅,荣辱底线丧失……。
西方价值观就是竞争哲学、斗争哲学,竞争发展就是斗争,斗争再发展就是打架,就是战争,战争在发展就是核战争,就是人类毁灭!
我在这里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五千年来,那个时期为孩子花的钱最多?
那个时期教育孩子花的精力最大? 哪一个时期教育的结果最差?
近几年来统计说明,中小型企业平均寿命2.9年,大型企业平均寿命是7.8年,易经里有句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一个企业家,他母亲从小教育他,办事一定要先人后己,毕业找工作时,因为谦让,好工作都让其他同学抢走了,在一次坐公交车时,他为一个老奶奶让座,这位老奶奶正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就把一项工程交给他,从那儿以后,他的事业发展的特别顺利,其原因之一是母子积善的福报,其次是,按照自然规律,科学管理、理性处事。
如果不陪德积善,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欺山瞒下、见利忘义,“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只有遵纪守法,“仁、义、礼、智、信”,顾客至上,企业发展才会顺利兴旺,同仁堂三百年兴盛不衰,不就是很好的见证吗?
请问一个问题:春节大家家里贴福字吗?请问谁曾经让算卦的算过命?刘余莉老师曾经说:“福田靠心耕,心态改变命运。”
孝敬俭谦恕善忍
忙中不忘
父 母 恩
留意父母
细微之处
设身处地
体贴老人一 分 诚 敬
得十分利益
君子敬而无失
四 海 之 内
皆 兄 弟鉴别家庭
① 早起床
② 做家务
③ 读圣书
细 节
决定成败满招损,
谦受益转怒为恕
如其心—
如对方心
要宽容,要理解、
谅解对方为顿行善
先须改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日行三善天地佑之力忍
忘忍
反忍
观忍
喜忍
慈忍
君子敬而无失(谦恭有礼,温良恭俭让)四海之内皆兄弟(处处有朋友相助)
我给大家讲一个四百年前俞净意公的故事,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五二四年),俞都,俞良臣,恩仇报复、恨怨嫉妒心强,恶念很多,待人冷漠刻薄,见死不救,不敬祖宗,科考时与人竞争中诬陷同学反对朝廷,使其同学被害入狱致死。俞都一生贫困潦倒,所生四男五女九个子女,七死一失,只剩一个呆傻闺女,一生艰困坎坷,衣食不济。他自以为上天不公,却不知反省自己,后遇到灶王爷点化,彻底醒悟,积功累德,明白了避过就是避祸,将原先恨怨嫉妒心彻底改掉,做善事不图报、不图名、遇不顺之事有容忍心,如重生再造之人,改名为俞净意,且著书启发后人,行善积德,久而久之命运就慢慢改变,心存善念天地佑之,最后,失去的儿子归家、双目失明的妻子重建光明、失心呆傻的女儿康复、家和美、事事顺。
弟子规告诫我们:“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胡小林老师“命自我造,福自我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下菩提树,定开吉祥花”。太上感应篇所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没有善因又怎么会有善果呢?
“人之初,性本善”,只要坚信自己,持之以恒,人人做好人,处处做好事,落实《弟子规》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有爱心,有善意。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不图报,不求名,久而久之,命运自然改善。
算卦可以应验,人的生死及命运皆有定数,但是,极善之人和极恶之人的命运不受约束。了凡四训中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孟子说过:凡是求起来能得到的,必是自己做得到的事。让我们共同努力,舍己为人,忘我无私,惜财惜福,福禄无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学习传统文化报告中,王双利老师为张选老师点评时曾经讲到:“百善孝为先,德为财之土”要想成为亿万富翁首先要培德,多为人,肯奉献,其次有一个贤惠的太太,再次是格物致至,“艰苦朴素,惜财惜福”。调皮不听话的胡斌和牛文荣老师,杀人犯康金胜老师通过学习,做的那么好,为什么呢?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像千年幽谷洞一灯来照,则尽去千年黑暗”。比如我们的大剧场,一个月没开灯,漆黑一片,这是康二哥,一星期没开灯,漆黑一片,这是小胡、小牛老师,突然我们打开开关,大剧场光明一片,这个灯就是我们古圣先贤的《弟子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我们从今天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未从善先改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美满幸福生活就在我们面前。
有人说:“为什么圣人都出在古代,近百年来一个圣人也没有?”有孔子,先有孔母,有孟子,先有孟母。一个母亲对一个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结婚前要不彩礼,不争不贪,福禄无边。
子午早晚、(子夜、中午11点—— 一点,早晚七点)初一 十五、四绝四季、
(四绝:春 夏 秋 冬 。四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疾风骤雨、父母生辰、夫妻不可交媾。
母亲怀孕期间要装相,装什么相,就像什么相,装圣母,生圣人,孔目怀孕时不倒单,母亲怀孕期间应当“存正念、断邪思、节饮食、慎起居”。男天清,女地宁,生下子女是神童。天不清,地不宁,生下子女糊涂虫。要孝父母,敬丈夫,托满家为己任。要温净本分,心不要浮,邪念一生,就会带来无边的罪恶,使未来的孩子不健康。脑瘫、脑瘤多为孕期跟老人生气。
人出生顺自然,均寒暑卫生先,人人都盼儿女好,现有爹娘后子孙,后来样子看前因,你心想让儿郎孝,好样原来在自身。媳妇性如水,多干活别撅嘴。
媳妇的责任是相夫教子,相夫就是为丈夫当好参谋,你听说过丞相看不起皇帝的吗?皇帝没干好是丞相的过失,她要比皇帝能力要大,虽然有才有德,但是,要辅佐好丈夫,要谦卑,不显露自己,不张扬。
教子就更重要了,现在很多家庭都反映没时间管孩子,但是,你挣多少钱,孩子时常给你惹事,危害社会,说他,就和你翻脸,以至于决裂、自杀,大家好好想想,几百年来,哪个时期为孩子话费的时间和金钱最多?是现在。哪个时期教育出的孩子效果最差?还是现在。
教子要从小起,从三岁以前重视,不要说树大自然直!基础是关键。教育孩子不要怪电视、不要怪电脑、不要怪社会、不要怪学校,更不要怪父母,和谐社会从我做起,行有不德反求诸己,身教胜过言,教你不孝敬父母,孩子孝敬你是不可能的,你打麻将、跳舞、卡拉ok,让孩子好好做作业,他能安心吗?你满嘴脏话、混横无礼、胡作非为、吸烟喝酒、吵架离婚,孩子会有礼貌吗?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是佛,“人人是好人,事实是好事,时时是好时”有些地方虽然不善,是后天污染所成,我们同时买两个100W的灯泡,一个放在炉灶的上面,一个放在洁净的卧室,三年后,卧室的灯照样光明,而厨房的灯则被油烟熏的没有一点亮光,其实它里面照样还是光明的,只是被油烟熏的透不出光亮,环境造就人,传统文化报告的老师们把自己黑暗罪恶的一面讲出来,是用实例教育大家,他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努力地好好学习。
由于我没有文化,拙嘴笨腮不会讲话,学习时间短,理解不深不透,不妥之处敬请大家,多多包涵,耽误大家宝贵时间,谢谢大家!
浏览(5713) 评论(0)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赵德新的其它分享:
· [个人日记] 六道轮回  2013/11/25 22:27:18 评论(0) 浏览(5177)
· [个人日记] 群书治要是瑰宝  2013/12/2 5:59:55 评论(0) 浏览(4681)
· [我的分享] 人人都盼儿女孝  2011/5/22 15:55:29 评论(0) 浏览(6105)
· [我的分享] 长时熏修一门精 听刘素云老师讲道有感  2011/5/22 15:57:07 评论(0) 浏览(6768)
· [我的分享] 律 己 篇 2010年夏  2011/5/22 15:57:46 评论(0) 浏览(5221)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