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赓续中华文脉 走稳文化自信之路
2023/12/8 10:06:19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静心 我要评论 【打印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重要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了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走稳文化自信之路。

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纽带

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等所构成的文化脉络及载体,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所延续着的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是中华文脉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文脉绵延不绝,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丰富内涵、灿烂成就,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鲜明特征、独特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文脉的保护。他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持续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从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到陕西西安博物院,从甘肃嘉峪关到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河南安阳殷墟……他还相继考察了国家版本馆、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陕西汉中博物馆、江西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文化承载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文化传承的制度化建设。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浓浓的文化情怀和深邃的历史视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探寻文明根脉。

中华文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和精神依托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赓续中华文脉的谆谆嘱托,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中,是中华民族凝聚共识、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智慧与经验,时刻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作为、新发展,是新时代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历史根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其中第一个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充满中国人智慧和民族特色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也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成果。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特性,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厚实根基和精神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东方智慧、道德准则等重要元素,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提供了精神滋养和不竭动力,规定了其前进方向、文明性质和发展道路。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传统文明的延续和文脉的赓续,现代文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赓续中华文脉要在守正创新中做到两个结合

对于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必然选择。

坚持守正就是守住内核和主体,保持文化定力,就是要守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必须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正,必须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之正,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坚持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激发活力,不断创造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新品和精品。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其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处理好中华文化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赓续历史文脉,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书写了体现时代特质的中华文明新篇章。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恢宏的历史命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中华文脉绵延赓续在新时代的体现。正如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内容,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时代新征程上,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化学反应,才能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才能有效衔接传统和现代、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才能让新时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源通流畅,引领中华文化发展迈向新阶段,不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 | 南京日报

  ( 0 ) ( 0 )  

  相关阅读:
· 以文化认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 诵读经典美文 开启智慧人生——河北省瑞林传统文化书院第三届经典美文朗诵大赛顺利举行
· 金声玉振 含英咀华|瑞林书院参加第六届全国“相约《论语》文化中国”——世界读书日 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活动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 瑞林教育集团与德孝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272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