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候选 > 正文
 
方兴未艾的孝敬教育
2009/7/10 15:56: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中华经典网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90后”,甚至生在新世纪,他们生活在丰裕的物质环境中,成长在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孩子聪明、活泼,但多是自私唯我,缺乏责任心,感恩意识谈化。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商丘市一些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孝敬教育,让学生孝敬长辈,学会感恩,健康成长。请让我们一起关注——

  家长的惊喜

  家住睢阳区宇航路的黄艳惊喜地看到,正读二年级的儿子比以前懂事多了,知道关心父母了。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儿子总是主动帮她洗碗、抹桌子、扫地。更让她和爱人没有想到的是,她过生日时,儿子送给她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就是这张粗糙的贺卡和“祝妈妈生日快乐”几个字,让她感觉孩子长大了。以前孩子很少想过别人,仿佛父母为他做的,都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她知道,这和儿子所在学校正在开展的孝敬教育是分不开的。

  孝敬教育

  近日记者先后来到市五中、市十八中、市十七中、市二回中及八一路小学等我市一些中小学校,就学校开展的孝敬教育进行采访。据市十八中政教室主任李远征介绍,学校将孝敬教育写入校训,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孝敬教育活动,每学期还要对活动进行总结,评出校园十大孝敬之星。市五中请来北大教授张绪坤,以孝敬和感恩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他们还将孝敬教育融入礼仪教育中,每周开课进行讲解。市十七中、市二回中、八一路小学也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活动,如到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收看孝敬教育的电影等, 孝敬教育的效果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据十八中的尚艳老师介绍,别看学校开展孝敬教育不到一年,但成效明显,学生变化很大。从家长的反馈意见来看,孩子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甚至一些孩子给父母端洗脚水洗脚,孩子的变化让一些家长始料不及。

  专家看法

  就开展孝敬教育的动机和必要性,记者17日采访了商丘青少年心理工作室创办者、市五中校长王元杰。王元杰认为,现在学校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孝敬教育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自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特别的关爱,对他们衣食住行大包大揽,有的甚至是溺爱,从而养成了他们自私自利的性格,造成这部分孩子责任心缺失,感恩意识淡化。不知道孝敬父母,就不会感恩老师、回报社会,即使长大成才了,也很难成为奉献社会的合格人才,因此孝敬教育意义深远。

  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林允芳认为,孝敬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有机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孝敬教育应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孝敬教育很有必要,并应该加强。”林允芳说

  ( 0 ) ( 0 )  

  相关阅读:
· 爱,与舟曲风雨同舟
· 墨家
· 清汤鸡豆花的营养疗效
· 一支烟破坏多少维生素
· 黄帝内经 素问 第三篇
· 什么是传统养生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80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