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未选用 > 正文
 
《大学》的义理性格
2009/9/4 9:17:00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中华经典网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大学>原为《五经》中《礼记》四十九篇的第四十二篇。在汉、唐时代未受重视,至唐韩愈在《原道》中引用<大学>章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来引证儒家道统,始被注意。张横渠也曾推许<大学>是出于圣门;又二程亦表彰<大学>、<中庸>二文。此后,<大学>、<中庸>常并称;迨至南宋朱子从《礼记》抽取<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辑成《四子书》又名《四书》,为之分章注释,重订<大学>章句,加上<格致补传>,并订<大学>为《四书》首卷,视为学者入德之门,使之有独立地位;自此以后,士林推重,《四书》受元、明、清君主推崇,定为科举首业。[1]一跃成为儒家必读经典,地位更超越五经,影响甚深。 

    关于《礼记·大学》成书时代,由清人至近代学者,考究甚详,然争议亦多。现根据劳思光、徐复观及岑溢成诸先生的分析,综合如下: 
    所谓《礼记》,根本为编辑而成之书,其资料来源先后不一;其时代则最早在河间献王时,究竟河间献王所献之《礼记》,乃何时期之作品,亦不能定。至大小二戴编选、马融补足等过程中,保有旧记若干,尤不能知;是否掺杂编补者自作之文,亦未可定。[2]  所记之文,甚至对伪托之各篇作者——如周公作<月令>,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公孙尼子作<缁衣>等等,皆以为确然。于是不仅孔颖达尊此书为经。[3]  “《礼记》在西汉时编辑成书, 书中各篇作者不祥。汉儒郑玄曾指出其中四篇作者,也许是传闻或臆测”,[4]至今<大学>古本作者亦无从考订,仍阙疑。现从大学的内容分析,其常引先秦文献, 行文流畅,系统一统,结构清晰;因此推断<大学>的作者是个熟读先秦文献、系统性强、重视儒家心学,并且发扬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佚名隐士。 

    至于《大学》的成书时代,徐先生从文献的内容考究,他认为: 
    欲解决《大学》成篇的时代问题,我觉得应先从“大学”一词的本身加以考察。在《诗》、《书》、《易》、《仪礼》、《周礼》、《左传》、《国语》、《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等重要典籍中,皆不见有“大学”的名词。[5] 从先秦多部文献的考查,皆不见有“大学”这个名称,相信在先秦时尚未有“大学”这个名称。至于《吕氏春秋》<十二纪>已有与“小学”相对之“大学”,……不称大学而称之为“学”乃说明大学之观念尚未形成。[6]所以“大学”此观念在秦代尚未流行。 

[yao_page]    直到《礼记》的出现,始见有“大学”这个名称。徐先生亦谓: 

    正式提出“大学”名称的,在《礼记》中除<大学>外,计有<祭仪>、<王制>、<学记>及《大戴记》之<保傅篇>。<保傅篇>取自贾谊上书,……<王制>乃汉文帝令当时博士所编。……<祭仪>亦成于西汉儒生之手。[7]“大学”或“太学”的观念,乃西汉初年才流行的观念。[8] 综合上述诸家文献考据,“大学”这名胜在西汉之文献中,广为人用,故大学或太学是西汉前流行的观念。并且,《大学》成篇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或者详尽一点,在《尔雅》出之前、汉武帝前。作者不祥。 

    至于<大学>单行本时代问题,过往学者认为:“宋司马光作《大学广义》一卷,及<致知在格物论>一篇,而<大学>始有单行本”。[9] 在宋朝司马光撰《大学广义》及<致知在格物论>二文后,《大学》才开始独立成书。 

    但依《张载集》记载,“学者信书,且须信《论语》、《孟子》。《诗》、《书》无舛杂。《礼》虽杂出诸儒,亦若害义处,如<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10]横渠认为《礼记》虽然是杂书,然而,<中庸>与<大学>却是继承儒家系统的文献;同时视为《礼记》的篇章。所以<大学>尚未有单行本;而且据岑溢成的考据,<大学>由于朱子编订《四子书》后,才开始有单行本。 

    据朱子辑录二先生语:“<大学>乃孔氏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11]从而可知二程认为<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或孔门一系的后学所写的文献。程伊川又谓“《礼记》言‘克明峻德;顾是天之明命,皆自明也。’皆由于明也。”[12]《礼记》所记载“克明峻德;顾是天之明命,皆自明也。”此句本是<大学>内文,程伊川视此句为《礼记》所言,即在北宋时期<大学>仍然未成单行本。 

    <大学>篇章虽然未成书本,地位已相当高,《二程遗书》又记载程伊川答门人语录谓“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他莫如《论》、《孟》。”[13] 

    从上述文献记述所知,程伊川虽极表彰此文,此种所谓《礼记》言,实即<大学>言,二程及他们的弟子还没有视<大学>为独立文献,依然被视为《礼记》中的一篇。因此,<大学>成书于朱子辑《四子书》始正式成为独立文献。故总结《大学》的成书背景及演进过程如下。 

[yao_page]    <大学>原是《礼记》的一篇,初不受重视。最先标举此文,视之为有代表性的儒家典籍是韩愈;程伊川因此赞许韩氏有卓识。现推断的结论是,在北宋<大学>得到司马光作《大学广义》注解、横渠推许及程伊川的大力表彰,使<大学>普遍受到儒者重视;及至南宋,朱子于孝宗淳熙(1174-1189)时编订《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才真正单行,逐渐成为儒家的根本典籍。另一方面,岑先生认为“元仁宗以后,《四书》及《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科举首业,<大学>更进一步随《四书》成为各学校的基本教材,更成为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14]至元代仁宗之后,《四书》被官方定为应考必读之书;在此历史机缘下,《四书》被发展为普遍教材,广泛地为士人所读诵,加速了《四书》的流行程度。

2.《大学》工夫纲要:“三纲领、八条目” 

    从思想史的发展,先秦儒家思想,由夏、商的原始宗教精神,至周代的逐步蜕化、发展、建立成为以人的道德理性为中心的雏形。从神意性质的天命,蜕化而为春秋时代的道德法则性质的天命。从外在的道德法则的天命,经孔子发展而为的内在于生命之中的“仁”,“仁”成为人生命本质的性。从作为生命本质的性,孟子承孔子提出的人生命之内的“仁”,横竖撑开,[15]定名为人的生命中自己作主的“义”,成为每一个人当下可以把握的心。 

    依各儒者脉脉相承,递相继承发展,出现<大学>一文。《大学》全书主要表达“大学之道”的内容与实践步骤。理论架构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三纲领是全书的总纲目,八条目是实践工夫的次第步骤。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层次分明,指出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世界。由个人心性直通家、国、天下,由主观的实践到客观的实践。即儒家首重道德实践,成圣成贤的根本要点。全篇内容综合孔、孟思想,表达出儒家的伦理学是顺人之情,由亲及疏,由近而远。引文方面,又配合《诗》、《书》等文献,作具体的指引,开出系统性的内容。下列引述《论语》、《孟子》等文献为证: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6]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7]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迓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18] 以上文献皆是依据孔、孟由己立立人,成己成人,由亲及疏,关怀他人的德性伦理学的表现。固《大学》即依此孔、孟的德治观念,开出具体指引而又有层次的作品。

[yao_page]下文是《小戴礼记》<古本大学>始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19]


    《大学》首章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是学做大人的方法,可说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方法,由个人内心修养开始,表现于行为,在生活中感化他们。这样由内而外的方法,近似孟子。《大学》以“明明德”为基础,以“亲民”为目标,以“止于至善”为终极理想的德治社会。“明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待外铄的道德本性。“明‘明德’”是自觉地彰显这与生俱来的本性。[20]唐先生曾谓“《大学》之明明德,为充内形外,以显内外统体是一明之义。”[21]明明德是由内心的充实而表现于行为,达到内心与行为一致。 

    儒学是成德之教,以修养成圣贤为目标,三纲领是依“人心”的无限呈现、扩展,并且由忧患意识[22]而开展,如《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这种忧患意识的无限扩展的表现;所以,既重视自己的修德,改过迁善,又重视推己及人,己达达人的仁心的无限扩展。此为理想的人生。但是,事实上,人性中除了光明的心灵外,还有随身躯而来的本能欲望。这些本能欲望与光明的心灵同在生命中不断的作用着。两相比较,本能欲望的作用明显易见,心灵的作用却深细难知,容易陷溺于物欲的生命。故此,必须通过内在的省察,在自己心灵的活动中自觉地体悟这心灵纯莹澄澈的存在,让心灵主宰生命,并充量地彰显于生命之中,荡除所有杂念邪思,令本能欲望得到适度的节制及合理的排遣,由此确立道德的人格。同时,在内在道德的不容已透显下,必不忍见其他人沉沦于物欲之中而思有以提挈之,亦必不忍见万事万物之失其序而思有以安顿之。所以,主观方面,以个人自己修身;客观方面,以家、国、天下为对象。 

    故此,明明德固然以自觉地显发自己的明德为本,不被心理或生理的冲动或欲望所遮蔽牵引。但其中实已蕴藏着显发每一个人的明德的悲愿。天生即有光明澄澈的心灵,都可自作主宰;只因个人在气质上有所差异而有殊别。因此,立人之道,并非去宰制他人,为他人安排一切,而是先觉者一方面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则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他人自觉,使他人自作主宰,去除物欲,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显发天赋的光明的心灵,这就是“亲民”。从明明德到亲民,了无间断,使心灵所具的天理,普遍地、具体地呈现于人伦日用之间,令万事万物无一不恰如其理,而皆臻至于极,这就是“止于至善”。由道德来教化人心,导正风俗民情,使人民“有耻且格”地安分守己,是儒家博施济众的成就,亦是在事功上的崇高的体现。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全篇的主旨,亦是全篇的总纲目,故称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语虽分别有一“在”字,却不可因此言这三语表示各有独立的纲领。而是三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本末始终的互扣关系,互为涵摄。“明明德”前一个明字是动词,后一个明字是名词,本有的明德,即光明本有的德性。亲民有二义:(1)重作新民。(2)是由亲及疏。由仁心的不容己地不断推扩,直推向至善。至善没有实指定义,只是虚词,表示迈向无以复加之境。由道德实践成就人的道德性与伦理性。换句话,人一旦自觉,便要求自我真实化,自己实现自己,即由修己、安人而造成完美的人格。


[yao_page]“八条目”为达致三纲的程序,中间又有“六部工夫”提示修新工夫的程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子说:“此八者,是《大学》之“八条目”也。”循着一定的程序逐渐开展的实践方法与步骤。从修辞上可纯粹表示发生时间的先后、前后的因果关系、价值的趋向,也是条件的关系。由格物至平天下是顺取方向,即物有本末,由内向外展开,从道德主体转化客观世界;从道德主体的转化至客观世界的转化。由平天下至格物是逆转方向,即事有终始,由外向内展开,客观世界由道德主体建立,即先有目标然后回溯工夫始点。无论是顺取或逆转,皆可回环互用。


    “六部功夫”是“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内在修心功夫的次第程序。知止、定、静、安、虑、得是正心的基本工夫。“内圣之学”的实践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为道德自我的建立。以能在生活中修身为道德自我的完成。儒家的道德心驱使,不以个人的成德为满足,不仅要求自己的独立自足。由道德情感的流露,感而遂通,故进一步实践“外王之道”。实践的方法有亲及疏,由近至远。所以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发展人文化成的世界为理想。

3.《大学》“格物”义的可能解释


    “八条目”中,“格物”为成的工夫的始点。但《大学》原文释格物章句,本已失传,朱子修订“大学”章句,为使《大学》全书条理清晰,加上“格物补注”,使全文意理更具系统性、架构性。然而,亦因朱子对“格物”的解释,后来被学者认为不合《大学》“格物”本义,引起后来儒者多番争议,诸般议论中,莫衷一是。毕竟,诸儒各有其独特的精湛见解,成为中国儒学近八百年的话题,亦有各家精义可知诸家理论的根本方向的异同。


    先从字义解,“格物”的“物”字,诸家皆释“物”解为“事”;然而解释“格”字的字义则歧义甚多,不胜枚举。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书中从训诂的研究记载:


    《一切经音义》[23]卷二十二引<苍颉篇>“格,度量也”;六朝人多用此义,清人颇从之;然对《大学》而言,实嫌宽泛。按《说文》之上,“格,木长貌”,此本义于先秦文献中殆无可征考。《尔雅·释诂》上,“格,至也”。<释诂>上,“格,升也”。<释言>三,“格,来也”。<释训>“格,举也”。此皆引申义,以之释《大学》的“格物”,似均不甚妥帖。[24]


[yao_page]    由汉朝至清朝的学者对“格”字的研究均有不同的意思。无论从训诂的考据或义理的分析均有不同的解释。他们的结论或是意思相近或是南辕北辙,皆有其独特的见解。在训诂方面,由于语文有它的生命力,在不同的时代对同一个“名词”可有不同的意思,随时代而发展或可丰富它的意思。这是受到风俗、习惯性、潮流的影响下,语文便有它的时代性意义。或在特殊的情形下亦可有它的特殊的意思。以下再简列由东汉至明代各大儒者对“格”字的不同释义。

东汉郑玄及唐孔颖达皆释为“来”(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25]
张载释为“去”(格去物则心始虚明)[26]
司马光释“犹捍、御”(能捍御外物)[27]
程明道释“至、止”(格,至也;或以格物为止物,是二本也)[28]
程伊川释“穷”(穷究事物之所以然之理)[29]
朱子释为“至”(穷至事物之理)
王阳明释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郑玄及唐孔颖达以训诂的方法释“格”为“来”,意思是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平面地在表面阐释。司马光释“格”为“犹捍、御”,意思是能捍御外物,消极地取出外物,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张载释“格”为“去”,意思是格去物则心始虚明;这里相较司马光进一步,不单止去除外物,还再深入地讨论格去心中之物,才可回复本心虚灵明静的状态。程明道对“格”字的解释,由“至”至“止”,有发展性的过程,贴合生活实践的情况,接近人生的修养进程。程伊川释“格”为“穷”,意思是穷究事物之所以然之理,客观地寻找事物的根源性,有西方传统的科学精神。朱子释“格”为“至”,意思是穷至事物之理,寻找具有普遍性的义理,亦近似西方的科学精神。王阳明释“格”为“正”,意思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正面地、积极地肯定客观事物的价值意义,确立人为万物的价值根源。


[yao_page]    若从“格”字原初义是祭祀时神的降临意思,如释“来”、释“至”皆是恰当,亦是训诂上的通义。但从义理的推演,则“格”字可依据学者的系统架构而定出言之成理的合理解释。


    综合上述各家的解释。郑玄、孔颖达、程明道及朱子的解释较合“格”字的原初义。郑玄及孔颖达只是直述传统说法;程明道及朱子则依据传统说法再配合个人的观点。程明道、王阳明意思相近,积极地扩充本心的虚灵明觉。司马光、张载意思相近,消极地去除扰心之物。程伊川、朱子意思相近,透过可观的外物以使本心澄明。其中程明道的释法较特别,程明道释格为“至、止”,程明道对格字释义有再发展的意思,所以有两重意思。程明道释格为“至”与朱子意思相近,再由“至于物”发展至“止于物”,则止于物亦有正物义,此义则与王阴阳“正物”义相近。注意一点,程明道此翻解释,除义理上的体认外,亦暗合他活泼的性格。 

    由汉代至明代的儒学发展进程分析,宋、明儒家较唐代深入精辟,宋代张载等大儒生长在推扬儒学的风气下,随各人的生活体验、性格、思辨能力,深化了对儒学的了解,解释固能鞭辟入里。

    以上是由东汉至明代各大儒对《大学》“格物”之格字的释义皆不同,在1500年间时有争讼。现在先从《大学》内容分析,全文系统性强,一理平铺,平实简单,皆从正面指点实践工夫,充满阳刚性、虚灵性,暗合孔、孟坚毅不屈的进取精神。又从上文所述孔、孟所谓“德之不修,…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格君心之非”都是相信人心本善,但有不善障蔽。“格”字皆有“去除”、“遮拨”义。所以,“格”字又去除人性负面的气禀,和使过剩的物欲得以平衡。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补遗》中,“格”字下云:“感格双声”。又云:“又为感”。《书·君奭》,格于皇二十八篇中,有十九个格字;凡过去以‘至’为训的格字,若改为‘感通’为训,即无不怡然理顺。《论语》的‘有耻且格’,《孟子》的‘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等,亦皆应以感通为训。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中假定:“格”字之第一引伸义为“感”,再由感而引伸为“来”。其他,则皆为后来一再引伸之一。《大学》“格物”的原义,似乎应当作“感通于物”来解释。[30]因此,根据先秦文献《论语》、《孟子》对格字的常用用法不妨这样假定《大学》“格物”的原义是由心感通于物,“物”为心、身、家、国、天下等。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感通之义。


[yao_page]    在另一个角度看,从历史的发展中观察,语文的发展自有其生命力。语文由人类所创造,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发展与形成是受人性、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科技所影响,更受时代、潮流所改变。所以时代变迁,语文的定义和语意的运用有其时代性,皆会随时代的 迁移而作出适度或相应的改变,与时并进。在此亦可了解语文的根本性与可变性。所以“格物”一词的意谓可作以上的演变过程。

    另一方面,<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及“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语分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是从物事对举的方法,事从关系言,物从具体事情言。“大学”中的“物”是指心、身、家、国、天下言;“格物”即是感通于心、身、家、国、天下,对于心、身、家、国、天下发生作用;亦即是发生修、齐、治、平之“事”的效果。所以,“格物”义不一定是单一的定义,它内可明体、外可达用;内可使自己明体、外使人与物及事上的感应,能通内外,冀望人与人的互相影响的互动过程通向人文化成的世界。

--------------------------------------------------------------------------------

[1] 参考岑溢成著,<大学之单行及改本问题评议>下,页2,鹅湖月刊,九卷六期,1983。
[2] 劳思光著,《中国哲学史》二,页34,香港:友联出版社,1981。
[3] 劳思光著,《中国哲学史》二,页34。
[4] 岑溢成著,<大学之单行及改本问题评议>下,页8。
[5]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66,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 。
[6] 参见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68。
[7]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68。
[8]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69。
[9]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65。
[10]《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篇,中华书局,1978。
[11] 《二程集》卷二:明道语及卷二十二上:二先生语二上。
[12] 《二程集》卷十九,伊川先生语五。
[13] 《二程集》卷二十二上:二先生语八上。
[14] 参考岑溢成著,<大学之单行及改本问题评议>下,页7。
[15] “横竖撑开”是参考陆象山语:“孟子十字大开,更无隐遁”,改写而成。
[16] 《论语· 宪问》。
[17] 《孟子·离娄下》。
[18] 《孟子·梁惠王上》。
[19] 孙希旦著,<小戴礼记·古本大学>,《礼记集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0] “明‘明德’”,明是良知内在的光明,即先验的自学能力;唯此始能将善性彰显。此成王阴阳致良知的思路。
[21] 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页125,新亚研究所出版,1974。
[yao_page][22] “忧患意识”是徐复观先生研究先秦哲学所提出的名词,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二及第三章均有论述。
[23] 玄应著,《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苍颉>,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4]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88。
[25] 孔颖达著,《礼记正义·大学第四十二》二,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1955。
[26] 《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篇。
[27] 司马光著,《司马温公文集》卷十三<致知在格物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8] 《二程集》卷十一,程明道先生语一。
[29] 《二程集》卷十八。
[30]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页288。
本文曾刊登于《毅圃》二零零二年六月 第三十期。

  ( 0 ) ( 0 )  

  相关阅读:
· 河南省荥阳市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报名截止
· 幼儿教育的八大守则
· 教育的智慧___王财贵讲于「鹿鸣学堂」
·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 论语·子罕篇第九
·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9783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