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国学教育 党建园地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联盟公约  联盟说明  联盟单位  加入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敬业奉献 > 正文
 
何祥美
2012/4/11 18:14:52 来源:中华经典网 责任编辑:chuan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翼伞训练,当从千米高空跳下时,主伞竟无法打开; 潜水考核,尽管胸口发闷,呼吸困难,耳膜和鼻子几乎要爆炸; 武装越野,身高只有1.69米的他,背着25公斤的装备持续跑完27公里; 渡海登陆,他赤臂游泳1万米,10公里武装泅渡只需2个半小时; 空中攻击,他能驾驶新型装备长时间超低空飞行执行任务; 悬崖攀登,40米高的陡崖峭壁,他手脚并用第一个登上顶峰; 丛林潜伏,他冒着高温酷暑,毒蛇从枪管上爬过也一动不动…… 他,就是中国的“三栖士兵”,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何祥美。 2001年冬天,2年服役期满,走与留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多病的母亲催他退伍回家,女友在信中劝他经商致富。 听说他身怀绝技,企业老板找上门来,许以8000元月薪和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 抉择关头,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部队需要我,等我真正尽完了义务,再回家尽孝,再去挣钱。 士兵的追求 【深度阅读】南京军区某部六连上士班长何祥美爱军精武纪事 “党叫干啥就干啥,军号声往哪里吹响就往哪里冲锋。”10年军旅人生路,何祥美多次面临坚守与放弃的三岔口。然而,他总是把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放在第一位,把路标朝向了建功军营。 走与留——“身为一名战士,就要为履行使命去奉献” 何祥美的老家在江西赣州,那里四面环山。1999年参军时,他曾暗暗庆幸自己终于有机会走出大山,到外面开开眼界。可是,没曾想,到军营后,他被分配到条件艰苦、训练特别严格的部队。 像许多新战士一样,何祥美苦闷过、动摇过;也像许多新战士一样,在组织和战友们的教育帮助下,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悟中,他懂得了当兵干什么、奉献为什么,很快由苦闷而振奋、由动摇而坚定,在艰苦环境中扎下了根。 2001年冬天,何祥美面临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抉择。两年的服役期已满,走与留摆在了他的面前。父亲考虑到家庭需要,强烈要求他退伍,身体不好的母亲也希望他回去照料。当公司老板的姐夫打来电话,让何祥美回去跟着他干,一起兴业致富。 “没有国,哪有家?身为一名战士,就要为履行使命去奉献。”何祥美告诉记者,他爱自己的父母,也懂得离开就能过上更舒适安逸的生活。但部队多年的教育使他更加明白,军队是为保卫国家而存在的,没有军人的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安宁。 何祥美作出了留队转改士官的决定。 一晃又是3年。2004年12月,走与留的选择再一次摆在了他的面前。此时,何祥美已经成了部队里数一数二的训练尖子,他过硬的“三栖”作战本领和绝杀技能,赢得了地方不少单位和企业老板的青睐,有以8000元月薪和一套3室2厅住房的待遇聘用他的,有希望以20万年薪请他当保镖的。 是留在部队过艰苦的军旅生活,还是退伍过舒适安逸的日子?何祥美认为,自己这一身武艺是部队给予的,人生精彩的舞台是军营。他心中的天平又一次倾向了前者。 军营生活的历练让何祥美充满自信。穆瑞林摄(新华社发) 2007年,当兵的第八个年头,何祥美的绝杀本领更是名声在外。这年11月的一天,国家某部门一位领导在厦门参加会议后,慕名专程来部队观看何祥美狙击射击表演。这位领导看了何祥美的精彩射击后,对陪同的部队领导说,“能不能让这个‘枪王’退伍,到我们单位工作?”部队领导说:“能到你们部门工作很好,但我们部队也需要这样的人才,这要征求他本人的意见。”何祥美知道后,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老兵退伍前夕,上海、广州以及驻地的多家公安机关也派人或来函,许诺只要何祥美脱掉军装,就特招为特警并转为公务员。他的亲友都劝他:“地方考公务员百里挑一,你可不要再错失良机了!”但他想,自己这身本领,是战场对敌的“杀手锏”,不是个人前途命运的“敲门砖”,第二天就向连队递交了转改三级士官的申请书。
  ( 0 ) ( 0 )  

  相关阅读:
· 周宪梁
· 谭东
· 邵春亮
· 邓前堆
· 张雅琴
· 文建明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2682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