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浙江百姓传家训重家风
2014/12/25 11:11:37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fiogf49gjkf0d

       

  宁波镇安小学学生与家长立的家训。 资料照片

    一家人手牵着手,步入舞台中央,向现场观众招手、鞠躬,接过书写着“天目好家风”的匾额,主持人宣读颁奖词。这场面,有些像央视的“感动中国”。

    “我真的是不会说。”受奖的曾金火“晕台”了,台下响起善意的笑声。

    曾家四世同堂,曾金火作为长子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担,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还出资为村里修路。

    面对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曾金火一家人一起大声说:“我家的家训是‘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和睦与邻处,乐于助他人’。”

    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镇亭口村的一幕,10户海选出来的家庭接受全镇百姓的褒奖。

    今年4月以来,以“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浙江深入开展。这项活动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家训文化,通过寻找、征集、传播、传承家训,引导人们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寻找“我们的家训” 挖掘历史的积淀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被誉为“三钱”。国学大师钱穆和钱伟长是叔侄关系,钱三强的父亲是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是钱学森的堂侄,还有清代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文学家钱基博、钱钟书父子……他们都出自同一家族——“吴越钱氏”。几百年来,这个家族名人辈出,成为一道风景。

    在钱学森之子、解放军总装备部高级工程师钱永刚看来,“吴越钱氏”之所以能够涌现出这么多杰出人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部祖传《钱氏家训》的教诲。

    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平定战乱建立吴越国,他晚年酷爱读书,作《钱氏家训》。这部家训共635字,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4个层面提出一系列治家思想,如“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勤俭为本,自必丰享”“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等。杭州钱镠研究会会长钱法成认为,《钱氏家训》更多强调的是社会义务和责任,而不仅仅是宗亲关系。

    千百年来,在家训的熏陶下,钱氏宗族重学明礼,人才辈出。

    浙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像人们熟悉的《了凡四训》,就是明代思想家、浙江嘉善人袁了凡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家训。还有孔子第48世孙、嗣衍圣公孔端友南迁衢州后,孔氏南宗作的《孔氏家训》,明朝开国政治家刘基的《刘氏家训》在其家乡文成县广为流传,诸葛亮第27代孙诸葛大狮举家迁到兰溪带来的《诫子书》,等等。

    浙江山多地少,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修文读书传统浓厚,耕读世家很多。哲学家、和合学创立者、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张立文是温州人,从小受到良好家传家教。他认为:“家训是中国人为人处事、治家乃至治国的经验总结。宋以来浙江深受理学浸润,民风淳厚,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内涵丰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包括家训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

    “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开展以来,浙江全省各地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网络访谈、专题沙龙,邀请省内外专家对什么是家训,家训对个人、家庭的影响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讲解,帮助人们理解家训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训、家规、家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很接地气。

    浙江省内主要媒体纷纷开设《寻找“我们的家训”》专栏,微博、微信、客户端、短信征集平台发出家训“征集令”。截至9月底,相关微博、微信发表、转发212万条,参与人数超过400万人次,群众自荐家训3万多篇。一批古今名人的家训、家规得到挖掘整理。民主革命先驱陶成章的家训“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明礼;做人要与人为善”,由陶成章的长孙陶永铭公之于世。

    浙江省文明办组织省内媒体记者深入社区、农村入户寻访,报道优秀家训、良好家风传承的故事。浙江文明网负责人龚晓感慨地说,所到之处,家家写家训,户户重家风,不论是名门还是普通家庭,对自己的家训都如数家珍,足见群众对传家训活动的喜欢程度。

家训进家庭进学校 核心价值观见人见事见物

    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陆蠡(1908—1942年)在散文诗《蛛网和家》中这样写道:“家,是蛛网的中心,四面八方的道路都奔汇到这中心;家,是蛛网的中心,回忆的微笑,有条不紊地层层环绕这中心。”一个人走得再远,最初的能量无不来自家庭。

    温州市文明办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68.8%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6.4%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

    家和万事兴。运用好家训、家规、家风这个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把它们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88岁的达式华家客厅悬挂着一幅写着“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方便让给他人”的字。老人回忆,1949年夏天她在南京华东军区医院护理一位部队首长养病。因为蚊子多,医院想把首长搬到伤员住的楼里。他拒绝了,对医护人员说:“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这以后,这句话成了达式华的座右铭,成家后又成了她家的家训。25年前,达式华和丈夫离休到杭州定居,她在社区成立了“达式华工作室”,从此常年义务为老年人测血压,提供健康咨询。老人的女儿女婿都是医生,他们接过了母亲的“接力棒”,除了在医院救死扶伤,邻居生病寻求帮助,从来没有掉过链子。也是在这个社区,百岁老人王衡在家里展示了自己的家训条幅:“学好老传统 老实本分做人”。

    浙江省文明办综合处处长吕铁鹰认为,家训的内容很具体,是一个家庭对社会的道德承诺。她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60万户家庭传承和新立了家训,近20万户家庭将家训制作成匾额、条幅,挂在门楣上、厅堂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方便了对照反省。

    记者来到安吉县递铺镇双一村。这个村40%的朱姓是宋代大儒朱熹的后代。南宋端平年间,朱熹之孙朱钰任长兴县县令,后定居白溪村,朱氏族人开始在浙江生活,《朱氏家训》也流传开来。76岁的朱梦熊能够流利地背诵《朱氏家训》全部内容。朱梦熊以孝为先,继母因车祸腿部骨折10年卧床不起,他视如亲娘,日夜陪护,精心照料。靠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教训子孙,毋作非为”的训诫,双一村子孝孙贤、邻里和睦,恢复高考以来,有197人考上大学,成为有名的“状元村”。

    嘉善县杜鹃小学把《了凡四训》的“功过格”修身方法运用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能量少年”评比的做法引起记者的兴趣。了凡先生提倡以记“功过”的办法进行道德自律,即把每天所做的事按照善恶计数,以便“隐恶扬善”“迁善改过”。“能量少年”评比分“勤”“孝”“礼”“善”“诚”5大项,23个小项。学生只要做到其中一项,就能得“功”,做了错事要贴“过”,“功”多“过”少的才能被评为“能量少年”。杜鹃小学副校长沈森介绍,开展“能量少年”评比以来,好人好事不用动员了,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现在,孩子不仅在学习上争先,在思想品德上也要争先,比以前省心多了。”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

    在宁波市镇安小学,卓雅同学和父母一起用硬纸精心制作的“传家宝”让记者肃然起敬。上面是一则拓片:“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味淡处,减三分让人嗜。莫作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世上行不去之心。问子孙之祸福,吾身所贻者是。”(《菜根谭》中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据此,“味淡处”应为“味浓处”,可能是书者笔误——记者注)下面是“高祖卓泽恺烈士简介”:1923年入党,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之一,1928年牺牲于武汉汉口。生前,为了革命,不惜变卖家产,体现了共产党人“因公忘私”“因国忘家”的宝贵品质。高祖父所留下的墨宝,自然也成了我们家的家训。

    查阅有关党史资料显示,卓泽恺1905年出生在浙江奉化松岙村,1923年8月考入北京华北大学,随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京地方委员会书记、团中央执委、团中央特派员兼团湖北省委书记等职。1928年4月19日被捕入狱,遭严刑拷打,坚贞不屈,4月26日英勇就义。

    一纸家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足以告慰先烈的英灵了。

    镇安小学创建于1920年,曾是中共地下党的重要联络点。校长顾秋红告诉记者,这个学期,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将家训配上图画,制成“传家宝”,起到了励志作用。在顾秋红看来,学校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人格养成教育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做人,将来才会回报父母、服务社会。这一点正是目前学校教育所欠缺的。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写道:“家训指引着孩子的成长道路,也约束着家长的品行。让我们俯下身子,遵循家训,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浙江各地,“小手拉大手,一起定家规”,学校动员家长立家训,树家风,以家风带校风,形成学校、家庭互动的道德教育局面。

    在网上,网友将反映好家风、好家训的照片、视频、文章上传,一起讨论、分享。宁波市民邵莉开设的“胖妈妈热线”上,当地名人与普通百姓一起畅谈家训对个人成长及家风形成的影响,参与人数不断刷新。

    在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文明办主任龚吟怡看来,优秀家训的价值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传承家训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好办法。

    在许多地方,社会风气、个人品行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太孝敬父母的子女有了很大改变,原来有隔阂的邻居和睦多了,不愿意配合社区工作的主动参与公共活动了。

发挥家训教化功能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在绍兴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的祖居大厅里,一副对联吸引着人们目光:“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讲解员介绍,这是周恩来的大伯周贻庚立下的家训。周恩来小时候的生活基本由周贻庚照料,深受这两句话影响。

    在纪念馆二楼,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定下的“十条家规”十分醒目: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我,只能出差顺路来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来者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我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8.生活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家风连着作风,家风淳则党风正。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绍兴多次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很多同志在“十条家规”面前凝心思考,感受一代伟人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体味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海宁市盐官镇景疏园,是清顺治朝“第一谏臣”杨雍建的宅第。杨雍建曾一日上9疏,后来康熙皇帝赐其“从直建言可嘉”匾额。如今,海宁把景疏园打造成了“汇家训文化精粹 扬勤政廉洁清风”的廉政家训主题文化公园。“通过家训这个载体,结合海宁多清官廉吏的传统,让党员干部受到廉政教育,自觉奉公守法。”海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险峰道出修建这个文化公园的初衷。

    “许老爷卷铺盖进京,卷铺盖还乡”的故事在海宁流传了300年。清康熙年间,许汝霖带上铺盖进京赶考,后来做到礼部尚书,告老还乡时,康熙亲书“清慎勤”匾额以赐,他带着匾额和当年那套铺盖回到家乡。许汝霖的第11代嫡孙许伟平介绍,许汝霖为教化后代,立下家训《德星堂家订》,对宴会、着装、嫁娶、丧葬、祭祀等方方面面都作出具体规定,如一般宴请只能用本地产的食材,燕窝、鱼翅等高档菜肴一律不能上。海宁市纪委宣教室原主任曹敏认为,这些规定对于今天党员干部节俭养德,践行“八项规定”很有教益。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多有名的家训不仅讲怎样做人、怎样管理好家庭、家族,还对出仕做官提出具体要求。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江南第一家”,位于浦江县郑宅镇。自南宋建炎年间始,郑氏家族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于此,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称号。郑氏子孙宋元明清共有173人做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没出一个贪官。今年,浦江县在此建造占地2300平方米的廉政展馆,成为党员干部感受廉政文化、接受廉政教育的重要课堂。

    历史是一笔财富,也是一部教科书。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泽泉认为,奉公守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将家训引入党风廉政教育,容易触动人心,提高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自觉性,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东海之滨,钱塘江畔,甬江两岸,雁荡山下,南湖边上……领导干部带头写家训立家规,树家风改作风,形成以家风带作风,以作风正党风的可喜局面。(本报记者 李亚彬 严红枫)

  ( 27 ) ( 0 )  

  相关阅读:
· 悦读丨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根本方向
· 以文化认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 诵读经典美文 开启智慧人生——河北省瑞林传统文化书院第三届经典美文朗诵大赛顺利举行
· 金声玉振 含英咀华|瑞林书院参加第六届全国“相约《论语》文化中国”——世界读书日 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活动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19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