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注册研究会会员 | 帮助 | 设为首页
中华经典网
网站首页 政策资讯 文化机构 文化学校 讲师风采 人才信息 义工之家 视频空间 联盟单位 传统中医 国学教育 儒学人物
瑞林书院 国学融媒体 瑞林甄选 公益论坛 培训信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营 儒商人物 德行天下 党建园地 在线留言
研究会概况  研究会动态  组织机构  研究会章程
论坛简介  筹备资料   申报流程   历届回顾
项目发布  产品发布  加入联盟  场地租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政策 > 正文
 
王学泰:三餐可无肉 不可一日无书
2018/1/17 9:04:15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汤丽英 我要评论 【打印

王学泰的《监狱琐记》

王学泰自选集

王学泰《清词丽句细评量》

坐拥书城的王学泰

新年刚刚过去,却传来文化学者王学泰去世的消息,霏霏冷雪中,又一缕文脉与世凝绝。

对于王学泰,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交叉研究方面却是独树一帜,称得上是权威人士。王学泰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他从小就爱读书不无关系,读书是王学泰一生唯一的嗜好,他曾说“没书与没饭的痛苦相差无几”。王学泰是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知名文化学者,但熟悉他、了解他的人却都说,抛开这些令人炫目的光环和头衔,王学泰其实就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生。

少年旧事

王学泰出生在日据时期的北平。

小时候王学泰住在北平城南,人们常说的城南,从地理上讲是前三门以南,但从文化上说多指宣武门之南。清代特别是晚清时期,一些汉族官员和士大夫习惯住在老北京外城,尤其是宣武门以南这一带,因为当时外城空地多,房价便宜,所以成为各省会馆集中的地方,进京赶考的举子和一些小京官,大多借寓会馆。这些文化人常把这里称作“宣南”,而自称“宣南寓客”。嘉庆、道光年间,一些官员、士大夫曾在此组织过著名的宣南诗社,观花饮酒,赋诗赏碑,风雅一时。

王学泰家就住在宣南一带的西西河沿160号,房子是租的,有三间半北屋,三间南屋,两间东屋,两间西屋,半间门道,还有一个十四五平方米的院子,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小四合院。

王学泰四五岁时,进了北平南城的永光寺幼稚园,这是一家很好的幼稚园,北洋大帅吴佩孚有个孙子就和王学泰同班。王学泰的母亲怕孩子惹事,放学回家后总不许他们出家门,老不出门,便有些孤单,于是爸爸就给孩子们买书看。王学泰记得他的第一本书是彩色连环画《史可法》,是在观音寺街一家兼卖小书的文具店里买的。许多年后,王学泰在文章中回忆说:“当时只有四五岁,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唯一印象是穷书生史可法进京赶考,夜宿北京郊外的破庙,巡坊的御史左光斗巡夜时发现这个穷书生和给他盖皮裘的情景。然而,就这一点留在我的潜意识里,那就是:好学的人们即使贫穷卑微,也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护。”

王学泰读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是巴金的《家》,当时他正念小学五年级,被这部小说深深吸引,连夜将其读完,母亲给他关了三次灯,但他又悄悄打开。王学泰家里有一本发黄的旧书《名贤集》,里面有许多格言成语,譬如“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王学泰至今仍没有忘记,他从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王学泰读书很杂,上初中后迷上了武侠小说,那时北京还有租书的小铺,2分钱一本,他一天两本,简直是如痴似狂。老师和家长不让他看这些书,报刊杂志也整天鞭挞武侠小说的“罪行”,但都没有用,王学泰白天不敢看,就晚上偷偷读,在走廊在厕所,眼睛都看近视了。说实话,这些小说文学性并不高,更谈不上其他什么技巧,但为什么却屡禁不止呢?晚年后王学泰忆及旧事,深有感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想,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读书要加以引导,不要立足于禁。禁只能起反作用,只能激起孩子偷尝禁果的欲望。每个成年人都从青少年经过,大多数人也都有过偷越雷池的隐秘,可是一长大了,特别是那些长大后从事教诲青少年工作的人们,就会把这些全忘了,热衷于教导孩子做这、做那,不尊重孩子的意愿。”

王学泰这番话值得今天的家长和老师反思。

北京图书馆的常客

清代才子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文中说自己家贫乏书,只好向人借书,回家后仔细阅读、抄写,学了不少知识;后来做官有钱了,“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自己的书什么时间读都行,一来二去,反而不读了。

王学泰深谙“书非借不能读”这个道理,并且还有所发扬,“书非借图书馆的不能读”。为什么呢?因为借别人的书要急着还,往往读一遍就算了,而在图书馆借书不仅可以从从容容,而且还可以连抄带读,王学泰现在还保留着当年在图书馆抄的《老子》《庄子》和《心经》等古代典籍。

因为这个原因,王学泰成了北京图书馆的常客。

北京图书馆在文津街,距离王学泰上学的北师附中不远,他每天放学后准时到北图看书。当时北图晚上九点半关门,九点一刻清点书籍,但很多时候七八点钟就人不多了,宽敞的阅览室只亮着一两盏台灯。但即使这样,图书管理员们也是准点下班,从不提前关门——据说,那个最后离开的读者一般都是王学泰。

在北京图书馆,王学泰读了一些中学生很少接触的书籍,比如先秦诸子、弗洛伊德心理学、佛学和战争学等。当时虽然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但却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东西,这对王学泰后来从事学术研究无疑大有裨益。

王学泰后来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就是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但他课余时间仍然到北图读书,查阅一些学校图书馆里没有的书籍和资料。大学毕业后,王学泰分配到北京郊县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只要有进城机会,就一定去北京图书馆。进馆要有单位介绍信和工作证,可能是王学泰的工作单位不怎么起眼,每次去看书时,管理员总是把他的证件反复审视,一脸怀疑的态度。那个时期北图有公安局文化保卫处的警察值班,因为王学泰经常借阅关于佛学的书,所以引起了他们注意,这个小小的插曲将王学泰吓出了一身冷汗。

1980年代初,王学泰调到社科院文学所工作,拿着所里的介绍信去北图办理借书证。有个图书管理员似乎对他还有印象,拿着王学泰的介绍信问:“你不是在中学教书吗?怎么钻到社科院去了?”闹得王学泰哭笑不得。

长期深度阅读让王学泰成了一名饱学之士,1981年8月24日,美国卸任总统卡特访华,一下飞机便在一位中国通幕僚指点下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据说中方陪同人员听得晕头转向,不知什么意思,连忙打电话到社科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咨询。王学泰马上找到了出处,原来是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中方陪同人员读了全诗后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一句,非常符合卡特的身份——已不担任总统了,还来麻烦主人,很不好意思。

逛书店

凡是读书的人都爱逛书店,王学泰也不例外。

王学泰在北师附中上学时,每天都经过琉璃厂。1950年代初期的琉璃厂书店特别多,有许多旧书,像《新青年》《现代评论》《拓荒者》等,价格虽然不是十分高,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天文数字了。买不起书的王学泰便站在店里看书,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对于这些好读书却不买书的穷学生,书店老板一视同仁,从不表现出些许的不耐烦,这也让王学泰直到今天还感激不尽。

王学泰念中学时正值“反右”运动,按照惯例,一些作家一旦被打成右派,作品马上降价处理。王学泰发现这个线索后,立即诉诸行动,买了好多平常买不起的书。据他回忆,当时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青枝绿叶》和《山楂村的歌声》5分钱一本,秦兆阳的《在田野上前进》1角钱一本,比原来便宜很多,简直就像白捡一样。

王学泰逛书店时还遇到过不少奇人,其中有一位东安市场中国书店的女售货员,50多岁,貌不惊人,但谈吐不俗,眼光独特,经常给王学泰介绍一些好书。后来一打听,原来此人曾在国立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是鲁迅的学生,与大名鼎鼎的刘和珍、许广平是校友。据她自己透露,因为家庭原因没能念完大学,虽然也爱读书,但学问荒疏了,现在只能卖卖书,也算是和文化沾点边吧。

       王学泰到文学所工作后,获得了2万元的课题研究经费,按规定此项经费不能用于电脑、照相机等高档用品支出,但可以买书。王学泰大喜,把这些钱全部交给了书店,除买了《汉语大词典》《佩文乐府》等大型工具书外,还选了一些自己喜欢但平常买不起的书。多年谈及此事,王学泰还异常兴奋,说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购书的乐趣。

 

  ( 10 ) ( 0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凝成中国式的文化成果
· 名家谈 | 臧峰宇:中华文明宇宙观如何启迪今人?
· 张西平: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
· 刘光启院长出席“灿烂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盛典 发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品牌发展演讲
· 文化“两创”,山东何以起势出彩
· 儒见 | 郝宪印: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评 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55人参与,点击查看
        暂无评论
登录
昵 称:

密 码:



关闭
 登录 注册  
公告招聘 更多>>
2013道德大讲堂听众感言 ..【详细】
· 瑞林教育集团简介
· 【重磅】国学之光颁奖盛典获奖单位
· 关于组织参加“中华经典共读计划·
· 沈阳弘德文化传媒正在直播中
· 网易新闻报道
· 今日头条报道瑞林书院
· 和讯网报道瑞林书院
· 凤凰网报道瑞林书院
· 河北新闻网报道瑞林书院
· 中新网报道瑞林书院
论坛感言 更多>>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公民德行教
· 把爱传出去
· 赞《弟子规》快板书
· 国学之歌
· 传统文化的力量---记大连市公民德行
· 在大连做义工(义工手记)
  Copyright & copy 传统文化门户网站,国学教育,国学讲师,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校,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论坛官方网站,瑞林书院,国学大中专学历教育,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
官方邮箱:359569999@qq.com 电话:0311-85085111
经典网官方微信号:15076193388
地址:石家庄市四中路16号中国盒子商务楼A座602在线咨询
经典网 Copyrights reserved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冀ICP备06012056号-2

130104020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