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曾伟给养老院老人送药义诊
核心提示:半个世纪前,邓州560名青年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沈阳军区某工兵团,成为雷锋的战友;从1964年到1985年,这560名雷锋生前战友相继复转回乡,他们始终坚持雷锋战友本色,几十年如一日,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被亲切地称为“编外雷锋团”;2002年经民政部门注册,正式成立了邓州“编外雷锋团”这一群众性学雷锋组织。
半个世纪以来,“编外雷锋团”影响力不断扩大,人员由最初的560人发展到12000余人,共为困难家庭、灾区群众、贫困病人捐款近150万元,捐衣物30余万件,在社会上做好事40余万件,为学校捐赠各类书籍20余万册,成为邓州乃至河南全民学雷锋的先锋和排头兵。
6月12日—15日,本(大河报)报记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这些活雷锋传人。
【三八雷锋班】成员换了又换,但爱心从没间断
这一群雷锋,她们来自邓州市电业局,她们常年尽心尽力、默默无闻地帮扶着困难客户,并把这种对困难户执着的爱,当做了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6月13日上午,记者来采访这支特别的队伍时,她们正在花洲社区88岁孤寡老人王绍华的家。
“隔三差五闺女们过来唠唠嗑,逢年过节送好吃的,每年的生日都是她们给张罗的。”王绍华老人一见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13年前的一个冬天,抄表女工门金梅在工作中了解到王绍华老人老伴早年因病去世,膝下无儿无女,仅靠政府每月发放的最低生活保证金和邻里接济勉强度日,还没有用上电。于是她对老人说:“大娘,以后我们来照顾你!”门金梅喊来了班里的姐妹,买来电线,为老人装上了电,又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梳头,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从此这个担子一挑就再没放下过。
“三八雷锋班”现任班长门金梅告诉记者,“三八雷锋班”成立13年来,虽然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的接力棒从没间断过。“三八雷锋班”先后荣获邓州市“巾帼示范岗”、邓州市“学雷锋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服务集体”、国家电力系统“感动电力团队”等荣誉称号。
【吧友营】“网聚”爱的力量
6月13日上午10时,在邓州市交通南路的解放清真寺,由“编外雷锋团”吧友营组织的救助罹患重病张国宾爱心捐助活动现场,涌动着爱的暖流。吧友营成员、企业代表、爱心人士一拨又一拨地上台,把爱心款投进捐款箱,当天现场捐款16370.5元。
吧友营副营长金胜利在募捐现场说,“2014年,我们有一个"温暖计划",就是认真做好网上"扩军",让更多有爱心的网友加入"吧友营",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搜集困难群众信息,开展更大范围的帮扶活动,让爱在网上凝聚。”金胜利告诉记者,吧友营成立于2010年3月2日,他们用网络平台宣传雷锋精神,用网络弘扬社会正气和爱心。
【医者曾伟】乡亲们转身就能找到他
6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距邓州市区40余公里的彭桥镇,刚到曾医师门诊部前,正遇见村医雷锋排排长曾伟搀扶着一个腿脚不便的患者老乡出门上车。
曾伟的妻子何秋霞告诉记者,父亲节就要到了,曾伟一直挂念镇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当天天不亮他就起来专门熬制了两大锅凉茶,准备忙完就给那里的老人们送去解解暑。上午11时,记者陪同曾伟一起走进养老院的大门,几个老人大老远就喊着,“曾大夫,你又来啦,赶紧过来歇会儿。”
当曾伟亲自为老人们端上一碗凉茶时,有几位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养老院炊事员井师傅说,院里常住的有18位老人,曾大夫经常来这里,基本每周都抽空来一次,不但免费给所有的老人治疗看病送药,中秋节送月饼,天冷了送棉被棉衣。
2012年3月,曾伟倡议周边乡村医生成立了彭桥镇学雷锋小组,组织乡村医生经常为群众义诊,定期为村里的五保老人送医送药。曾伟说,在乡亲们转身就能找到的地方坚守,是他的梦想。
【大学生雷锋营】用青春唱响志愿者之歌
6月15日上午,“编外雷锋团”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雷锋营的8名大学生早早来到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与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号称“来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患者一起游戏,共度父亲节。他们坚持每周日上午派队员过来陪这里的小朋友康复,他们已经坚持了1年多。
营长赵香月告诉记者,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雷锋营于2004年4月29日成立,由最初的71人发展到现在的16个连,有成员2700余人,成为南阳青年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
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说:“雷锋精神是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对指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及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外雷锋营是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学生社团。”(记者郭启朝 通讯员屈连文) |